重陽立教十五論採趣
舉凡聖哲立書,皆秉積功累行,護念眾生之心,為言說大道之旨,傳無上之心法.重陽立教十五論雖是教規,但其中即包括身心安頓,求道動機與毅力,為學看書之方法,醫藥之助緣,蓋造茅舍與身中寶殿,擇道友之基準,打坐之心要,心念之行處,修煉之應對,五氣三元之互用,混性命合一之境,聖道之來去,超三界之心法,法身之涵養,解離凡世之真諦等十五論,若能深解意趣,依教奉行,存之念之,日久功深,必能體悟大道之玄奇.
今試依第三學書之道,試採其各論之趣,以期能收之入心,久久精誠.。
住庵:雖曰出家者,在家亦同,首重身心安頓,氣定神閑,勞動必須注意過與不及.在家眾須為生計及親友之應對,雖為逆境,但可為助緣.
雲遊:求道尚須名師,求師必須不計遠近,不分險難,此必是有了性命生死之志,才能有此等決心毅力.
學書:看書不在多,須求印心。採得旨趣,收之入心,念茲在茲,真常應物。
合藥:以藥參理,以藥親人,以藥助道。
蓋造:茅舍僅求遮身,有志之人當求蓋造身中寶殿
合道伴:當擇志同道合,可以師法之伴。
打坐:二六時中,把斷四門,不讓真道須臾離身
降心:若要心定,必須心平。若要心平,必通真理。真理明,則應物靜,應物靜則不隨境轉。
煉性:煉字重火侯,理性如大道,在上為日月,在下為金玉,日月往來,陰陽調和。金玉成形,積累之功。此為要緊處。匹配五氣,混性命,聖道,超三界,養身之法,離凡世,皆超出本人印心之範圍,故在此不強作文字之理解,留待日後有所解悟,再作後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